深一度孔玲瑶,一位从高校赛场跑进全运会的“异类天才”

孔玲瑶在自己的第一次全运会中跑出女子100米第四名和女子200米第六名。
如何定义竞技体育里的天才?
粤港澳全运会的田径赛场上,斩获女子100米和200米两枚金牌的16岁小将陈妤颉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当全场焦点都追逐着这位年少成名、天赋异禀的天才少女时,她身旁的跑道还有一位“异类天才”,那就是孔玲瑶。
之所以是“异类”,因为相比于全运赛场上绝大多数运动员,孔玲瑶的竞技生涯截然不同。20岁之前,她没有接触过任何体育项目的训练,以文化生的身份考入大学后才被教练发掘,渐渐参与校园体系下的业余田径比赛。
之所以称其为“天才”,因为孔玲瑶用了5年时间就统治了高校跑道并且收获众多冠军头衔,然后她转战职业赛场,不到三年一路跑进国家队并且站上全运会舞台,最终在女子100米和200米决赛跑出第四名和第六名。
就在完成自己的首次全运会之旅前,孔玲瑶和她的教练田丰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他们从业余跑道闯入专业赛场的心路历程。这是一段“异类天才”的逆袭故事,也是一段师徒二人共同成长的校园传奇。

孔玲瑶到了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非专业的体育训练。
一个被抓上跑道的“壮丁”
就在几天前广东奥体中心的百米直道上,第一次站上女子100米预赛的孔玲瑶既紧张又兴奋。她在起跑器上迅速做着调整,然后随着发令枪响,她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向终点。0.158秒的反应时间仅仅输给了同场的名将葛曼棋,最终,她也以小组第二直接晋级半决赛。
赛后,她站在终点线上数次抬头确认自己的成绩。11秒39,这个成绩并不算非常亮眼,但在数字后面的PB(个人最好成绩)两个英文,让孔玲瑶有些猝不及防。
根据世界田联的官方数据显示,孔玲瑶成为中国女子百米第41位突破11秒40的选手。这个“小小的突破”很快就淹没在全运会田径项目的各种新闻之中,但对于孔玲瑶和她的教练田丰来说,这个突破是过去8年时间努力的回报。
时间拨回到2016年,彼时的孔玲瑶以普通文化生的身份考入吉林建筑大学,她所选择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燃气专业也和体育没有丝毫关系。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用孔玲瑶自己的社交媒体签名来说,“学习轨迹与运动毫不沾边”。初中时,她所在的学校里没有举办过运动会;到了高中,因为起跑反应慢,孔玲瑶也没能入选班级里参加女子百米的名单。

孔玲瑶的进步和成长为“体教融合”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参考案例。 受访者供图
如果不是吉林建筑大学为了鼓励全校师生参与运动,设置了“每个项目必须有人报名”的要求,孔玲瑶也不会“被安排”到了女子100米和200米的校运会选拔中。
巧的是,当时学校的体育老师田丰正在带领队伍备战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为了解决接力队缺一棒的燃眉之急,田丰便在各个院系选拔赛中寻觅人才。彼时,孔玲瑶在女子百米选拔赛中跑出的成绩是15秒30左右,而田丰因为她的出色步长记住了这个学生。
校运会的正式比赛中,孔玲瑶在100米跑出14秒6,而200米则是跑出33秒4。但真正让田丰下定决心将她招进短跑队的原因则是她的步长和爆发力,“我觉得短跑首先要看比例和步长,其次是爆发。其他孩子立定跳远只能跳到1米70左右,但孔玲瑶跳了2米340左右,这是很出色的一点。”
不过,孔玲瑶最初并没有加入学校田径队的意愿,她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相比于考虑会不会耽误学业,她最担心的是“吃苦”。经过一段时间身边同学的“软磨硬泡”再加上田丰反反复复十几次的耐心沟通,当时的孔玲瑶才勉强同意加入田径队试一试。
“学校有那么多的女生,怎么不会有人比我跑得快,为什么偏偏就认定我可以?”孔玲瑶曾经这样问过田丰,而田丰的回答言简意赅,“我相信我的眼光。”

孔玲瑶在田丰教练的指导之下,在大学赛场完成三连冠。 受访者供图
统治校园跑道
一直在校园里担任体育老师的田丰,虽然此前没有带过专业队运动员的经验,但也见过各式各样的学生。在他看来,要让“怕吃苦”的孔玲瑶爱上跑步,就必须注意寓教于乐的训练方式。“我得先哄住她,不然训练这么枯燥,她练两次可能就跑了。”
孔玲瑶其实不是没有“打过退堂鼓”,但是田丰还是以相对娱乐的方式训练了孔玲瑶40多天。接着,在一次百米测试中,孔玲瑶的成绩从校运会的14秒6一下提升到了13秒09,这个惊人的提升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而田丰则是更坚定了自己的眼光,“我觉得这孩子有天赋,具备在业余组冲全国冠军的实力。”
“有天赋”以及“业余组全国冠军”,这两个关键词当时在孔玲瑶的脑海里似乎都无法成为自己的人生标签,“我的协调性很差,学习动作很慢,心志也不坚定,训练总是动摇。”
好在,田丰是一个“爱生日子”的教练。孔玲瑶和澎湃新闻记者描述过她眼中的教练——队里的队员只要达到田丰定下的目标成绩,田丰就自掏腰包奖励队员大牌钉鞋,然后,队里几乎每个队员都换上了新装备;疫情期间,学校要求师生不能随意出入家门和校门,田丰就在学校住了一百多天,作为志愿者给全校学生送水送饭;更重要的是,田丰一直在给予孔玲瑶信心,在她连全市的比赛都没有取得好成绩时,田丰教练依旧告诉他的弟子,“你有一天会站在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最高领奖台”。

田丰教练和孔玲瑶在训练中摸索更合理的方式。
孔玲瑶和澎湃新闻记者回忆,最初她对于教练的期待有些将信将疑,毕竟,田丰并不是专业的短跑运动员和教练员,“当时的我并没有信心,就像刚进田径队不相信自己能跑全校第一一样,结果第二年就实现了教练的预言。”
从2016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前八名到2017年这项赛事女子200米的铜牌,孔玲瑶开始站上领奖台,同时也逐渐成为大学田径赛场上的明星。2018年,孔玲瑶终于在这项代表着全国大学生最高田径水平的赛事中获得女子100米和200米的双金,也是那一年,她第一次获得一级运动员证书。
此后三年,她开始统治大学田径的短跑赛道,打破吉林省大学生女子200米纪录,获得女子(甲组)100米和200米项目三连冠。
看着孔玲瑶在校园的业余赛场上难逢对手,田丰的心里又有了新的目标,“想要进步就必须走出舒适圈,那我们就去专业的赛场试一试。”

孔玲瑶身披国家队战袍站上赛场。
从紧张到呕吐,到身披国家队战袍
当第一次听到田丰说出“冲击专业赛场”的时候,孔玲瑶很犹豫。但田丰至今依旧记得,他在孔玲瑶的眼神中很快寻找到了那份对于“更快和更强”的渴望,然后这种渴望转变成了一种坚定的态度。
“她没有马上就答应,但是也没有立刻拒绝,我发现她的眼神是很坚定的,所以我知道她也想试一试,这是我俩练这么久的一种默契。”
自从和孔玲瑶开始征战全国大学生田径比赛,田丰就像她的兄长一样记下了孔玲瑶成长的每一步,甚至田丰可以比孔玲瑶更快从记忆里掏出他们第一次站上专业赛场的经历。
2023年山东济南室内大奖赛,那是孔玲瑶在专业舞台上的首秀。彼时,第一次来到满是专业运动员的赛场上,孔玲瑶在大学赛道上积累的信心都消失了。田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一个细节,热身的时候,孔玲瑶在跑道上只敢“溜边”,主动将内侧的跑道让给其他运动员。
而那场比赛,孔玲瑶也交足了“学费”,0.434秒的起跑反应时间,成为她在短跑生涯里的最差纪录。
还没来得及好好总结,他们师徒二人又转战肇庆参加下一场比赛。而就在那场比赛的200米预赛之后,走下赛场的孔玲瑶就控制不住自己,呕吐了起来。她至今依旧记得那种被赛场的氛围和紧张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我以前在训练中也吐过,但在比赛中呕吐还是第一次。”
但这就是跳出舒适圈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田丰早就有所准备,“在业余组的赛场上,孔玲瑶经常是女子短跑唯一的一级选手;而在职业赛场上,一级成了最低门槛,80%以上都是比你快的,你就必须继续提高自己,才能生存下去。”
除了压力,孔玲瑶其实也收获了很多全新的体验。2024年的全国田径大奖赛西安站,孔玲瑶第一次和葛曼棋同场竞技,彼时,她甚至不敢和身边的偶像搭话,“我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葛曼棋,现在我俩站在一块了。”

孔玲瑶曾经在全国大奖赛上战胜过“大姐”韦永丽。
此后,与偶像同场竞技的机会越来越频繁,孔玲瑶不再只是仰望她们,而是开始追赶甚至挑战身边的偶像。那一年的全国田径大奖赛黄石站,孔玲瑶紧跟着梁小静第二个冲过终点,夺下一个含金量十足的亚军,在她的身旁,中国女子短跑的“大姐”韦永丽紧随其后。
就在这样的加速追赶中,孔玲瑶得到了国家队的认可,2025年3月,她进入了集训名单,那些昔日的偶像从对手变成了队友,“真正心态放松就是在今年,以前只要检录我一定会紧张,虽然今年也会紧张,但是不会像之前那样自我施压。”
今年5月的广州世界接力赛,孔玲瑶首次身披国家队战袍,最终,她随队4x100米混合接力获得第七名。谈到那次国家队经历,孔玲瑶一度激动落泪。
本土作战的世界大赛首秀,让孔玲瑶倍感幸运:“第一次站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就是本土作战,赛场座无虚席,我听到观众的欢呼声就冲淡了对比赛的紧张感,反而感觉兴奋和自豪。”

孔玲瑶在全运会上刷新了100米和200米的PB成绩。
“我会一直进步”
短短两年多时间,孔玲瑶从校园业余赛场冲上全国性的专业田径大赛,甚至成为国家队的一分子,尽管也有站上领奖台的机会,但大多数比赛中,她还是必须想方设法缩小自己和长时间接受专业训练的运动员之间存在的差距。
田丰教练也看到了这种差距,他将责任更多揽在了自己身上,“我们之前都没有经历过这样专业的比赛,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而新鲜的领域,所以我自己也很希望能够提高,然后从更专业的角度帮助孔玲瑶提升成绩。”
跟着孔玲瑶一起进入了国家队的集训体系,同样是从校园走进专业队的田丰也收获了丰富的经验。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袁国强教练原本就是他非常敬仰的前辈,如今因为孔玲瑶进入国家队训练,袁国强教练会针对田丰所负责的训练计划、训练方法等内容提供具体建议。
“国家队里的各类专业训练设备以及相关的数字化训练手段,都是我以前很少接触的,这方面我存在明显的不足。所以也因为孔玲瑶的提高,我得到了学习先进训练方法的机会。”田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两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借助国家队的平台认识了更多顶尖的教练和前辈,也摸索出了一些帮助孔玲瑶继续提高的方法,“我知道我还差得很远,但是我会更加努力。”
在这次粤港澳全运会之前,田丰和孔玲瑶花了很长时间潜心备战,把他们之前在全国比赛中收获的经验总结起来,然后提前两个月就进行外训适应场地,并且针对孔玲瑶起跑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强化,这才换来了在100米预赛和200米预赛的两个PB。
特别是在100米决赛中,梁小静和葛曼棋的因伤退赛,给了孔玲瑶冲击领奖台的机会。但最终,她还是以0.05秒的差距输给了安徽的史琳琪,位列第四。比赛结束后,孔玲瑶对着镜头哭了,“原本定的目标就是能进决赛,我已经做到了,但在预赛跑出一个好成绩之后,确实有了想法,但是竞技赛场就是这样,离登上领奖台确实就差了一点点,所以有一些不甘。”
但在田丰看来,孔玲瑶的第一次全运会表现已经足够精彩,“我们很珍惜国内大赛的机会,孔玲瑶是一个很坚定和坚强的运动员,通过这次比赛,我也相信她还可以更快。”
事实上,28岁的孔玲瑶如今在竞技赛场上的年龄已经不算小,起步晚并且没有从小经历专项训练,都是她在赛场上的劣势,但过去8年从校园走向全国的点点滴滴,加上自己在大赛中历练出来的坚强内心,让孔玲瑶自己也对未来抱有更多信心和期待。
“没能站上领奖台确实有些遗憾,但这几年遗憾对我来说是常态,它是我继续成长的动力。”

这是田丰教练和孔玲瑶的第一次全运会之旅,他们坦言,比赛的收获坚定了继续向前的信心。
后记
这几年的全运赛场,已经能够看到越来越多“体教融合”的成功案例。16岁的陈妤颉如今还是一名刚上高中的学生,男子百米飞人大战的新科冠军李泽洋也是从武汉大学毕业的“半路出家”运动员,还有24岁的邓信锐来自暨南大学。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旨在破除体教系统壁垒,确立“健康第一”核心理念,明确七大改革领域并强调体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核心作用。
而来自吉林建筑大学的孔玲瑶和她的教练田丰,无疑就是“体教融合”的典型成功案例。从业余赛场走向专业赛场的过程中,竞技体育改变了孔玲瑶,让这位在20岁前没有接触过体育训练的女孩更加坚定。而田丰作为大学体育教师,也通过和孔玲瑶的共同成长,有了更多挖掘优秀运动员的信心,“学校里绝对不缺孔玲瑶这种没接触过体育却很有天赋的孩子,经过筛选,好苗子进入到高水平教练的眼睛里,体育就会越来越好。”
对于是否会征战到下一届全运会,孔玲瑶并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硬性指标,但是她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影响更多人,也激励更多人敢于迈出尝试的第一步,“只要坚定信念,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
正常
重创
夏天
乌克兰U23
雅典AEK
亚西图尔斯坦
银星队
莫纳尔
大名
接管
哈特堡格
身份
太空
奶粉
科威特U17
突破口
出奇
布雷
运气
奥地利维也纳U19
希腊
保守
热情
潦草
布里斯班城
西超杯直播
nba直播吧录像
阿拉维斯VS比利亚雷亚尔直播
辽宁本钢VS九台农商银行直播
76人VS森林狼直播
惠灵顿凤凰VS墨尔本城直播
山东卫视直播
北京卫视直播
山东鲁能
u20国足直播
正在直播斯诺克比赛
中央一台
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
拜仁慕尼黑VS法兰克福直播
英雄联盟lck直播在线观看
曼城vs水晶宫免费直播
利物浦曼联直播在线看
巴列卡诺vs皇家马德里直播
狼队曼联直播
国米vs威尼斯直播
乐球直播免费
皇家马德里帕丘卡直播
jrs雨燕直播
比尔森胜利vs曼联直播
ufc311在线直播